心血管類保健食品發展現況與趨勢...(2007/4/30)

根據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資料顯示,心血管疾病高居全球死因首位。根據衛生署統計,2005年國人死亡主因前五項中,即有三項與心血管疾病有關。另根據2005年台灣地區食品消費調查統計年鑑資料,國人對於疾病的關切程度亦以心血管疾病為先。然根據2002年衛生署的調查顯示,國人對於心血管疾病的自知度偏低,一旦患病,亦以求助醫生服用藥物為主。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的看法,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,確實可在心血管疾病預防上扮演重要角色;而事實亦顯示,心血管類保健食品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。本文即以美、日及我國之心血管類保健食品發展現況,研析其未來發展趨勢。

美國心血管類保健食品市場逐年擴大

根據2006年美國心臟協會統計,美國有高達7,130萬成人具有一種或多種類型的心血管疾病,其中年齡層大於65歲以上的人口數,更高達2,740萬人。一般心血管疾病患者大都服用藥物,據Nutrition Business Journal調查,2005年美國心血管用藥市場即高達360億美元,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市場規模僅35億美元(膠囊錠狀類約10億美元,食品型態者約25億美元)。雖市場規模不及藥物之1/10,但近年來使用保健食品的人數逐年增加,市場亦逐漸擴大。

美國FDA通過與心血管類有關的機能性成分中,膳食纖維、大豆蛋白、植物固醇、鉀、脂肪酸等,係屬於具有「重大科學上的認同(significant scientific agreement standard, SSA)」健康宣稱;堅果、核桃、Ω-3脂肪酸、維生素B、鈣、來自橄欖油之單元不飽和脂肪酸、來自芥花油之不飽和脂肪酸、玉米油等,則為有條件健康宣稱(qualified health claims)。此外,尚有許多以鎖定心血管類保健功效之成分,包含輔酵素Q10、紅麴、卵磷脂、皂?、肌醇、甘蔗原素(policosanol)、大蒜、七葉樹(horse chestnut)、印度香膠樹(guggul)、山楂(hawthorn)等。其中具有SSA健康宣稱之機能性成分,在市場銷售狀況佳,根據2005年Nutrition Business Journal調查,含有植物固醇和魚油在內之膳食補充品,其銷售金額最高,約2.52億美元;輔酵素Q10次之,第三為維生素E。而機能性食品中具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產品,則以穀類製品為多。近年來穀類製品廠商如General Mills、Kellogg等,重新塑造穀類製品健康形象,而2005年1月起Whole Grain Stamps標誌的推廣,讓消費者易於選購,使穀類製品大受歡迎。

日本心血管類特定用保健食品市場仍具發展潛力

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資料,截至2005年底為止,與心血管類相關(包含膽固醇86項、中性脂肪與體脂肪31項)之特定用保健食品,共核准119項,投入廠商數約50家,共創下1,108.7億日圓銷售佳績,相較於1997年的0.3億日圓,市場規模擴大。根據厚生省調查,2000年日本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數已達2,200萬人,隨著飲食西化,高齡族群人數增加,預期心血管疾病患者將向上攀升。

日本使用的機能性成分有大豆蛋白、褐藻酸鈉、甲殼素、洋車前子、磷脂質結合大豆胜?(CSPHP)、多元不飽和脂肪酸、二醯甘油酯(diacylglycerol)、EPA、DHA、兒茶素等。產品種類琳瑯滿目,多係針對日本消費特性,開發符合日常所需食品,如綠茶、味噌、食用油、沙拉醬、塗抹醬、咖啡等。特定用保健食品之銷售額僅佔整體保健食品市場一小部分,未來仍有發展空間。

我國心血管類保健食品以調節血脂類居多


目前我國市售具有心血管保健功效產品,以具有調節血脂功能為例,截至目前為止,共有34項通過健康食品認證,居衛生署公告11項保健功效產品之首。使用具有調節血脂之機能性成分有魚油、大蒜、特定免疫球蛋白、紅麴米、β-葡聚糖、幾丁聚醣、類黃酮、芥花油、葵花油、番茄汁、甘蔗原素、二醯甘油酯、單元不飽和脂肪酸、黃豆蛋白質、兒茶素、菊苣纖維、小球藻、精胺酸、總乳酸菌、難消化性麥芽糊精、植物固醇、氫基異黃酮(Daizein)、果寡糖等。以食品傳統型態為主,且以飲品居多。國內廠商普遍看好心血管類保健食品市場,市面上亦有許多未申請認證之相關保健食品,如納豆激?、輔酵素Q10等,競相爭取消費者的認同。

未來趨勢

兼顧平價、美味及機能的食品型態心血管類保健食品發展潛力大,其中又以液態食品的發展倍受重視。在素材的利用上,許多常見的抗氧化物,例如輔酵素Q10、維生素E、穀胱甘?、多酚類、硒等,除了保護心血管之外,亦具有其他保健功效,未來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,將有可能被大量應用。同時,一些高抗氧化能力的新素材將會陸續被開發。此外,美國Alternecare公司已推出保健食品搭配可以檢測造成心血管疾病發炎的主要指標—C-反應蛋白的套組,未來類似異業結合之案例,在健康概念推波助瀾下,將益趨興盛。

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陳淑芳